7月18日上午,由广州新华学院、南澳县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南澳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暨广州新华学院·南澳县“杏坛笃行”学术沙龙(第四期)开班仪式在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举行。南澳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中小学科技、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和劳动教育教员,广州新华学院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中文系教师代表参加开班仪式。仪式由南澳县教育局副局长林泽烈主持。
南澳县教育局局长戴雪君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表示,在“百千万工程”驱动下,广州新华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发展,以“接地气”视角开展校地合作,将实践育人融入南澳县域基础教育帮扶过程,针对性开展了教育管理、思政、心理健康、劳动实践、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等方向教育培训,有效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帮助海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广州新华学院办学20周年表示美好祝愿。
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讲话,强调在数智化浪潮下深化校地合作、共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性。推动 AI 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时代要求,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目前,学校与南澳共建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劳动教育基地•药植园”已正式落地。这个从小学延伸至大学的贯通式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将劳动技能、科学认知、爱国爱乡教育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未来,学校将以“杏坛笃行”学术沙龙为常设平台,推动高校教育理念、科研资源与基础教育实践“经验反哺、协同进化”,与南澳教育局共同探索海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力争为广东省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海岛样板”。
随后,南澳县教育局局长戴雪君、副局长林泽烈,广州新华学院校长王庭槐、纪委书记林源共同为“杏坛笃行”学术沙龙(第四期)按下启动键,标志着两地学术交流迈向新阶段。
名师引领,解码AI时代教育变革
面对AI对教育的冲击,王校长明确提出新时代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四大核心方向:学会提问、学会批判、学会协作、学会创新。他呼吁教育者立足认知规律,构建“兴趣-体验-探究”的数字素养启蒙路径,在项目实践与价值辨析中培养兼具AI应用能力与人文底蕴的新时代人才。讲座尾声,他以“六亿神州尽舜尧”寄语全体教育者,鼓励把握数字化机遇,以创新课堂赋能“双减”提质和五育并举。
沙龙研讨,精准赋能学科教学创新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胥立军以《AI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与案例分享》为题,分享智能工具赋能课堂创新的实践路径,为科技教师打开智能化教学新视野。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张小康详解《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九章智能诊断和九章数学智能诊》,助力数学教学精准化提质。
中国语言文学系老师刘巍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与语文教学创新》,探讨学科融合育人新策略。